在 ChatGPT和GPT-4相继问世之后,国内在 AI上可谓是如日中天,甚至于偶尔还会爆出“中国 AI技术已经超越美国”之类的言论,但就在不久前,牛津大学发表的一篇报道,却是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该研究的题目是《解密中国 AI梦》,该研究表明,中国在 AI方面的力量只有美国的二分之一,并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有些人将这归咎于“穷”,毕竟每个超大型人工智能的培养都是要花钱的,例如一台GPT-3的培养成本就在280万至540万美金之间,而从0到3的培养一台AlphaZero的成本更是高达3500多万美金。
不过,这并不是问题的根源,中美两国在高科技研究方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1、基础研究方面:美国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基础,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其中就有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尖端技术,这是他们走在世界前列的最基本的理由;
2、基础架构:大型AI建模过程中,要采集并分析海量的大数据,因此,高品质的大数据是 AI学习的关键;
3、风险投资:美国有一个相对成熟的风险投资产业,可以为刚刚起步的人工智能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在 AI领域,ChatGPT这个“大工程”并不是由少数几个人来做的,而是由数十个或数百个大大小小的机构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共同努力,共同努力,最后才能成功。
在这方面,中国人跟美国人有不同的想法,在投资界打了个比方,比如一座加油站突然起火,中国人希望在街边另开一座加油站,美国人则希望利用这个加油站发展超市、酒店等辅助性行业。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再用以前的方法了,任何一个行业,只要它一火起来,所有人都会跟着它走,然后各自为政,这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
人工智能就是一口井,不是一个人挖,而是所有人一起挖,把井水用在更多的行业上。
这就要求有一个被认可的底层机构来主导,完善基础设施,开展基础研究,但在实际的运用上,各大企业可以自行开发,不然就会被拉开距离。
就拿高品质的资料来说,现在中文的资料还很匮乏,这不仅要有资金,还要有团队合作,不然的话,谁也赚不到什么。
如果中国的公司都在自己开发 ChatGPT,那么到了最后,很可能谁也做不出像 ChatGPT这样的东西。
之前,因为大部分的技术都是开放的,所以在中国可以轻松的找到,但自从GPT-3、 ChatGPT和GPT-4之后,这些技术都停止了开放,所以在中国,想要找到新的技术,还得靠自己。
有了开放源代码,就等于没有了技术障碍,他们要做的就是抢占市场,而不是自己去研究,那样的话,成本会很高,而他们要做的,就是追赶国际潮流。
这些年来,华夏一直在用现有的技术来占领华夏的市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已经失去了对华夏的基本研发能力,因为没有人会舍得花钱,而 AI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