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称:人工智能写的小说越来越好,正在慢慢取代人类作家

据四川观察,10月18日,四川成都,科幻大会首日,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与大家畅谈“科幻”。刘慈欣称:人工智能写的小说越来越好,正在慢慢取代人类作家,他坦言“我不知道人工智能给我还留下多少时间”。

就在近日,短篇小说《机忆之地》获得了江苏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二等奖。这部小说是清华大学教授沈阳用AI(人工智能)创作的,他用了3个小时,与AI对话66轮获得内容。而6名评委中,只有一人看出这是AI创作的内容。当文学作品遇上人工智能,破解之道唯有回归人文本位。

在人工智能科技浪潮的席卷下,AI一方面被视为人类文明的福音,是解放人类体力劳动的利器;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愈来愈智能,其所具有的代替人类文明的不确定性逐渐引起重视。数字人文时代的到来,AI不仅为重新审视“文化”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技术与人文的结合提供了新的创造方式。人们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逐渐被新型智能模仿习得,这不是人文作家的“杞人忧天”,人工智能确实给文学创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风险。

此前,刘慈欣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如果人工智能确实能取代作家,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文学作品,这也不是一件坏事。我只能顺其自然,无法对抗。”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人工智能的焦虑:“像我这种不是基于文学表现,而是依托它本身的创意和世界建构的科幻小说越来越难写。”在这个数字化与智能化不可逆转的时代,技术对人文的考验不会止步,但也不必过度焦虑。

我们在阅读时与文字产生共鸣,文学击中我们的瞬间,是基于读者与写者都曾真实存在的过去和情绪。而这种基于作家自身情感经验与合理想象创作的文学是无可替代的,AI只是模拟,无法切实体会到其中的真情实感和完整的人性。正因如此,文学的意义也才得以彰显。只要人类的生活存在且被有心人细心观照和体悟,人文就不会消亡,文学就不会在人工智能里逐渐瓦解,失去人的本位。

当下,数字人文时代已然到来。尽管人工智能带来了诸多挑战和风险,但并不是没有任何破解之道。一言以蔽之,无论我们对技术持有何种态度,仍要相信文学是承担着维系和发展人文精神与价值的关键角色。当文学作品遇上人工智能,最终创作还是要回归于人文本位,方可抵御技术对人的“异化”。